
新教育與近代文化

總督府企圖透過近代教育培育可以為殖民統治服務的人;但是,近代教育卻為臺灣知識分子打開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受到新教育中合理的、科學的近代知識所吸引,臺灣人一方面吸收西方的近代文明,構築臺灣近代化的思想基礎;一方面透過近代媒體啟蒙大眾,企圖用自己的力量成就近代新民。隨著殖民地經濟的發展及受教育人口的增加,近代的生活樣式及大眾流行文化在都會地區出現。
相關文物
-
二宮尊德雕像
-
教育敕語捲軸
-
國民體操圖解掛圖
-
蔣渭水
-
會計
-
女工
-
蔗農
-
老地主
-
製鹽會社搬運工
-
中學生
-
《臺灣民報》
-
咱臺灣
-
纏足的婦女
-
賣女為婢契書
-
女學生上課情形
-
陳進
-
林氏好
-
蔡阿信
-
謝雪紅
-
閩南粵東式街屋(源進)
-
巴洛克式街屋(井手吳服店)
-
巴洛克式街屋(二我寫真館)
-
騎樓(亭仔腳)
-
巴洛克式街屋(銀座咖啡廳)
-
現代主義風格街屋(張耳鼻咽喉科)
-
榮町通、本町通街屋
-
金鳥渦卷
-
ライオン齒磨
-
菊元百貨販售之領帶
-
太魯閣交通鳥瞰圖
-
臺灣八景之日月潭
-
相機
-
曬印箱
-
相片裁剪機
-
臺灣總督府登錄寫真家章
-
玻璃底片沖洗出來的照片
-
古倫美亞(Columbia)唱片
-
日蓄東洋唱片「漢中山、十八摩」專輯
-
古倫美亞唱片胸章
-
「南國之夜」等歌曲歌單
-
「都會夜曲」歌單
-
日蓄唱片「益春留傘」專輯
-
帝國蓄音株式會社唱片
-
留聲機
-
手搖式電話
-
波麗路(Bolero)咖啡廳早期裝潢
-
「臺灣總督府臺北醫學專門學校」入學招生說明
-
藥籤與籤筒
-
煎藥壺
-
寄藥包
-
瘧疾散
-
留聲機
-
洋裁訓練班上課情形
-
北港媽祖廟進香活動
-
專賣局捲煙女工
-
臺灣文化協會設讀報社普及民智
-
《臺灣青年》雜誌
-
臺灣工友總聯盟創立時的遊行車隊
-
臺灣民報─二林事件(1926)
-
1929年臺灣民眾黨第二次黨代表大會
-
《公學校修身書》
-
《公學校用國語讀本》
-
《公學校用漢文讀本》
-
《公學校理科書》
-
公學校家庭通信簿
-
向帝國議會請願臺灣議會之設置宣傳單
-
授業時間表
-
彰化女子公學校學業成績通知簿(仿製品)
-
纏足(三寸金蓮)
-
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記念臺北旅遊案內
-
臺北市街全圖(1898年)
-
煙草定價表
-
收音機
-
穿著西裝的男子
-
臺灣八景之阿里山
-
臺灣八景之鵝鑾
-
臺灣銀行辦公室的銀行員
-
日本藝伎與酒客
-
臺車
-
花蓮港市內及其附近遊覽案內
-
屏東市鳥瞰圖(仿製品)
-
台湾ウーロン茶海報
-
獅子(Lion)咖啡館女服務生合照,《カフェ─時代》(1932年)
-
波丽路(Bolero)咖啡廳吧檯
-
臺灣總督府臺北醫院
-
瘧疾防治事務所
-
至偏遠地區進行血液檢查
-
蛔蟲驅除新藥(仿製品)
-
藥籤木刻板
-
義乾泰藥房廣告單(仿製品)
-
臺中一中學生上課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