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
展品資訊
子項目
  • 首頁
  • 展品
  • 眷村一家子
為臺史博常設展設計腳色塑像,位於「1971-1987」單元。腳色自白如下: 「我是眷村長大的小孩,我的家有爸爸媽媽,還有一位妹妹,我們小時候住的房子有個特別的名稱,很多人都喚它「竹籬笆」。爸媽經常說起他們年輕時代的故事,他們是在1950年(民國39年)左右,歷經千辛萬苦,隨著軍隊從中國的上海、重慶,最後才輾轉定居臺灣。他們在家聊天、吵架和教訓我們時,都是使用我和妹妹聽不太懂的上海話,但他們和周遭大部分的伯父伯母說話時,說的卻大多是四川話。儘管他們和鄰居說的話南腔北調,卻有共通的話題和心願,這些心願也經常變成標語,琳瑯滿目地貼在眷村的圍牆上;諸如「反攻大陸」或著是「反共抗俄」。 這組塑像表現的是1960到70年代眷村常見的家庭景況。1949年至52年間,陸續有上百萬軍民隨國民政府來到臺灣,其中大多數是基層軍公教人員,原本人口約六百萬的臺灣社會結構因此發生改變,而在國民政府的安排下,基層士官兵多在鄰近軍營、機場等駐防地劃設居住地,在他們落地生根的過程中,形成有別於本土社會的所謂「眷村」。在漆著「反共抗俄」、「反攻大陸」等標語的圍牆邊,一家四口住在簡陋的平房屋舍裡,眷村外頭時常圍著竹籬笆,裡面有一籃球場,可說是整個社區的休憩娛樂重心,眷村裡的男性多來自各省人士、南腔北調,母親多半是本省人、原住民,家庭與小孩們多半是以國語溝通。在眷村成長的新生代,也和本省人家庭出身的同學一起上學、就業,成為家族中的第一代臺灣人。」
*參考來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Watch Taiwan 觀‧臺灣》13(2012.4),頁44。
*延伸閱讀:
1.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Watch Taiwan 觀‧臺灣》13(2012.4),頁44。 2.臺灣大百科全書(竹籬笆),文化部,2015/10/30,http://goo.gl/VxTVap。
  • 眷村一家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