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
展品資訊
子項目
  • 首頁
  • 展品
  • 臺灣八景之阿里山
清治臺灣時期,於高拱乾《臺灣府志》首次出現「臺灣八景」一詞,當時八景分別為安平晚渡、沙鯤漁火、鹿耳春潮、雞籠積雪、東溟曉日、西嶼落霞、澄臺觀海與斐亭聽濤,這八景主要是反映傳統社會中文人對自然的觀看方式。日治時期時,《臺灣日日新報》於1927年公開舉辦「臺灣新八景活動」,該年度7月29日公佈的臺灣八景為淡水、基隆旭岡、日月潭、鵝鑾鼻、壽山、八仙山、阿里山與太魯閣峽。阿里山入選新臺灣八景的意義,在於其森林鐵道號稱世界少有的高山鐵路,且此地有山櫻和吉野櫻景象,其後有特殊岩壁結構的塔山,且其鄰近塔塔加為登新高山的重要入口。
*參考來源:
1.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柑仔店電子學報(台灣八景的轉變到「台灣意象」票選活動意義之探究),http://taiwan.ntue.edu.tw/files/recruit/203_ae503933.pdf,2017.01.13。 2.宋南萱,〈〈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桃園: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碩士論文,2000)。
  • 臺灣八景之阿里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