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領臺之後,於1900年設立臺灣第一家新式製糖工廠「臺灣製糖株式會社」,1902年採取三項措施致力於擴張製糖工業的規模,包括實施資金融通、指定原料採取區域、保護獨佔日本市場。於是日本資本家競相投資臺灣製糖業,至1911年已有11家,至1927年增為45家,其中臺灣、明治、鹽水港、大日本、新港、新高等糖廠佔總產量80%。本圖即為主要製糖廠的原料採取區域,分別以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糖廠的採取區域,包括臺灣、帝國、昭和、新興、昭興、臺東、臺灣、明治、鹽水港、大日本、新港、新高等製糖廠。另外圖內也標示出新式製糖工廠、改良糖廍的位置,顯示傳統臺灣人的製糖事業依舊以改良糖廍的方式繼續經營著,以及官、私設鐵道、州廳所在地、行政區域的界線等等。
*參考來源:
1.楊彥騏,《臺灣百年糖紀》(臺北:果實出版社,2001)。
2.謝玲玉,《懷念的製糖歲月:新營糖廠紀事》(臺南縣:新營市公所,2002)。
3.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地圖:台灣糖業圖,2003.017.0121。
*延伸閱讀:
1.伊藤重郎,《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史》(東京: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東京出張所,1939)。
2.財團法人臺灣糖業文化協會,《明治製糖之傳承圖說集》(臺北:財團法人臺灣武智紀念基金會,2005)。
3.財團法人台灣糖業文化協會,《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歷史圖說集》(臺北:財團法人臺灣武智紀念基金會,2005)。
4.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地圖:台灣糖業圖,2003.017.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