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
展品搜尋
子項目
  • 首頁
  • 展品
  • 主題展品

主題展品

臺灣人

在歷史的目光投射於這個島嶼之前,就已經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生活著,並留下他們的活動記錄。400年前,原住民是這裡的主人,荷蘭人、西班牙人、漢人和日本人是客。來客們,有些只是匆匆過客,有些則在此落地生根。200年前,漢人移民冒著官方海禁和黑水溝風浪的危險,他們有的選擇當偷渡客,有的因著官方派任來到此。150年前,漢人墾戶們攜家帶眷、呼朋引伴,因著茶、米、樟腦等經濟利益留在臺灣。最終他們的子孫把此視為故鄉。 110年前,日本人殖民臺灣,這裡是日本海外殖民的第一站,他們帶來明治維新後的制度和措施,為的是打造完美殖民典範。80年前,受過現代教育洗禮的臺灣人,開始爭取自身的民主與權益,他們成為臺灣民主運動的先驅。西元1945年後,許多移民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臺,構成臺灣新的眷村文化元素。近20年,因婚配來臺的新移民,也成為我們重要的家庭成員。 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沒有族群、性別差異,只有先來後到的順序,認同這裡,每個人都是臺灣人。

建築

建築;其空間佈局與機能,反映著人類社會組織對空間的掌握;其構造、技術則呈現人類於科學的認識與詮釋進程,以及對環境的適應;其表現形式,即在前二者基礎上完成的形體所承載的審美觀價值,更是人類文明的具體表徵。 如果說建築是人類社會的文化與歷史結晶,能具體呈現時代思想、美學;那麼,在這個有著多元文化與人群的島嶼上,也必然有著相稱的建築,記錄著臺灣歷史的豐富。史前先民、原住民、荷蘭人、西班牙人、漢人、日本人,用不同的身份與角度,各異的材料與技術,在這片土地上構築他們因著生活、產業、宗教信仰、統治、軍事需求的各式建築。而這些,有些已是遺址、遺跡,也有些正逐漸消失中。 且循著這些不同人群在各時期中,為諸多需求所造;功能或純粹、或複合;構造或單純、或繁複;風格或質樸、或華麗的建築及其構件,閱覽這固結在空間中的臺灣歷史。

交通

冰期導致海水面下降,讓成為東亞大陸東緣的臺灣接受了東來的生物。海水面的回升,卻也提供更寬廣的道路,17世紀荷蘭人、西班牙人便是接著海洋與風帆來到臺灣,帶來了嶄新的世界觀。我們透過當時的地圖、船隻模型,穿越浩瀚歷史大海,看見臺灣在世界的位置,見證草萊初闢的異文化交流經驗,以及四面環海的臺灣是如何「以海為田」,闖蕩出一條條航向全世界的道路。 不只對外,臺灣島內多山多河的複雜地貌,也因著戰役、統治、貿易、旅行等各種交通需求,隨著地圖、繪畫、書籍而深深的刻在歷史當中,娓娓述說著20世紀前島內交通的困難;而20世紀以來鐵路、公路、飛機乃至於高鐵的興建,卻讓臺灣人的一日生活圈含括臺北、高雄。 推動海島臺灣在歷史長河裡緩緩前行的,是順風而起的風帆、舉步維艱的腳力,及滾動不息的車輪。

信仰

信仰是人類集體性的心靈活動,在人類漫長歷史發展過程中變遷與轉化,受到不同文化背景與生態環境的影響,造成多樣而分歧的樣貌。 臺灣的史前先民在新石器時代就留下了信仰的痕跡,之後的無論是原住民或漢人移民都發展出豐富而多元的信仰型態。受到歷史因素的影響,在多族群的接觸互動下,不同的信仰間產生了擴張、交融或轉化。17世紀以降,原住民和陸續來臺的傳教士、漢人移民信仰交會,日治時期則以國家政策影響傳統信仰的面貌。 臺灣的民間信仰多元且具有活潑的生命力,與大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從空間來看,與臺灣地域社會連結,廟宇不僅僅是祭祀的場所,也是地方社會凝聚力所在。在家庭中,正廳則是重要的信仰中心。此外,有些信仰方式或許會跟著時代而改變,但是有些傳統的儀式仍持續流傳,如神明遶境或進香時,信徒在沿途設香案表示慶賀的傳統、祭神所用的祭品以及迎神賽會中會出現的民俗舞藝等。 信仰,是人們心靈寄託與尋求慰藉的依憑。現在,讓我們循著有形的展品,來看無形的精神力量。

原住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