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
展品資訊
子項目
  • 首頁
  • 展品
  • 八吉境聯約規條
清代中葉以後,官方的綠營兵逐漸無法有效保護府城,城防重擔落在三郊(南郊、北郊、糖郊)及其號召的義民上,城內外的治安,係由郊商領導,民間組成的「境」來維持。根據研究,府城的境,於林爽文之役時即開始參與治安與城防的維護,至道光年間,三郊因港口淤塞,加上戰亂頻仍,已難以負擔城防的經費,城內耆紳便聯合數境街眾組成聯境組織,成為府城地方維安與城防的主力。 境的範圍,以寺廟的轄區來劃分,因此境的大小不一,大者如祀典武廟,管轄六條大街,小如赤崁樓土地廟,僅轄一街;聯境組織的組成,則是以地理環境與境民之間的情感、利害關係為基礎,並非由官方劃定。據目前研究,清代聯境組織共有十個,城內分東西南北中五段防守,城外則分為小西門與城外南北三段,形成一個將城市包圍起來的防禦體系。 「八吉境」當時負責防守南段大南門一帶,以馬兵營保和宮為聯境主廟。當時聯境組織防護,主要為防禦賊匪搶奪與火災防護措施,規約上說明遭遇賊匪與火災之因應方法,明述賞罰規定,並特別加強夜間巡境、街巷安全與公共事務的處理。藉由此聯境規約,整合聯境街巷中的人民,由簽首領導,協力進行盜賊及災害防治的工作。
*參考來源:
1.石萬壽,〈臺南府城的城防〉,《臺灣文獻》第30:4(1979.12),頁140-166。 2.石文誠、林慧芬編,《古城‧新都‧神仙府:臺南府城歷史特展專刊》(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1)。 3.汪明怡,《臺南寺廟聯境組織變遷之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4.詹翹、范勝雄、何培夫、曾國棟、吳炎坤等著,《臺境之南-府城地名的故事》(臺南:臺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0)。
*延伸閱讀:
1.石萬壽,〈臺南府城的城防〉,《臺灣文獻》第30:4(1979.12),頁140-166。 2.石文誠、林慧芬編,《古城‧新都‧神仙府:臺南府城歷史特展專刊》(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1)。 3.汪明怡,《臺南寺廟聯境組織變遷之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4.詹翹、范勝雄、何培夫、曾國棟、吳炎坤等著,《臺境之南-府城地名的故事》(臺南:臺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0)。
  • 八吉境聯約規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