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
  • 首頁
  • 展品
  • 板輪牛車及蔗農

板輪牛車及蔗農

臺灣在現代化之前,牛車一直是庶民百姓的載貨與代步的交通工具,俗語「無轎坐牛車」,傳達了牛車的常民的性質。臺灣最早出現的是板輪牛車,板輪牛車的特徵是利用三塊木板組合作為車輪,且無軸幅之分,板輪高度約 5、6 尺。康熙年間,來臺灣採硫磺的郁永河在《裨海紀遊》寫道:「耳畔時聞軋軋聲,牛車乘月夜中行。」說明板輪牛車於夜中行駛,除了夜間人稀少之外,也為了防止牛隻中暑。 板輪牛車在臺灣早期是最普遍的交通工具,主要為了適應臺灣午後多雨的地形與氣候,輪高可以行駛於淺灘,及雨後的漿泥的路面。牛車除了載運行人之外,也時常被農家利用載運貨物,本物件即是板輪牛車的複製品,有高聳的兩塊木板製成的雙輪,蔗農舉起竹仔鞭策牛車運車前行,這是早期臺灣農村社會的主要交通工具。拖曳牛車行走的是黃牛,臺灣的牛隻可分為水牛與黃牛,水牛是從中國引入,黃牛是荷蘭時代自印尼或東南亞一帶引入,主要是用來耕田與拉車等工作。一般來說水牛適合水田的耕作,黃牛適於旱田的耕作,因此在甘蔗園內工作的牛隻以黃牛為多數。
*參考來源:
邱淵惠,《臺灣牛》(臺北:遠流出版社,1997年)
*延伸閱讀:
邱淵惠,《臺灣牛》(臺北:遠流出版社,1997年)
  • 板輪牛車及蔗農
  • 板輪牛車及蔗農
  • 板輪牛車及蔗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