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內容持續更新中。
臺灣八景之鵝鑾
展區:
鉅變與新秩序 > 新教育與近代文化 > 生活百態
館藏編號:
關鍵字詞:
臺灣八景、燈塔
物件描述:
1927年,《臺灣日日新報》舉辦「臺灣新八景」活動,公佈名單依得票高低依次為鵝鑾鼻燈塔(高雄)、壽山(高雄)、八仙山(臺中)、阿里山(臺南)、基隆港(臺北)、太平山(臺北)、五指山(新竹)、臺灣神社(臺北)、淡水港(臺北)、太魯閣峽(花蓮港)、日月潭(臺中)、觀音山(臺北)、大溪(新竹)、獅頭山(新竹)、出磺坑(新竹)、虎頭埤(臺南)、新店碧潭(臺北)、旗山(高雄)、雞籠山(臺北)、霧峰(臺中)。其中選中鵝鑾鼻燈塔的意義,在於依其的地理位置而言,是日本國土最南端的象徵,且為全島唯一具備武裝的燈塔,顯示其軍事上的重要地位。
參考來源:
宋南萱,〈〈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桃園: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碩士論文,2000)。
形式:
館藏品
類型:
文物
意見回饋
※ 您將以匿名身分留言,如有其他疑問可至意見信箱登入會員後填寫詳細資訊,本館會盡快回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