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
展品資訊
子項目
  • 首頁
  • 展品
  • 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計劃圖
1934年(昭和9年)6月,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完成了門牌潭發電所,利用日月潭的水力,開發電源,建堤蓄水,使得日月潭湖面增寬了三分之二,水深亦由6公尺增加了4.5倍,成為27公尺,潭面更形壯觀。日月潭水力發電廠動工於1919年(大正8年),經過15年後才完成第一發電所的工程,1934年7月開始供電,使臺灣水力發電逐漸取代了火力發電,成了電力供給的主流,而後又在位於日月潭以西的水裡坑,建第二發電所。日月潭的水力發電工程,是臺灣電力系統的中樞。它是利用中央山脈的水源,以日月潭為貯水池,出水口經1.9公里的地下導水路,通過水社高100公尺、長1000公尺的大堰堤,然後以水管沖入「門牌潭發電所」(今名大觀發電廠),發電所後有五條並列、長達2000多公尺、內徑6公尺的水壓大鐵管;並繼續導至「水裡坑」東邊的「第二發電所」(今名鉅工發電廠)。
*參考來源:
1.林蘭芳,《工業化的推手:日治時期臺灣的電力事業》,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2.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地圖-《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計劃圖》,2004.020.0024。
*延伸閱讀:
1.林蘭芳,《工業化的推手:日治時期臺灣的電力事業》,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2.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地圖-《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計劃圖》,2004.020.0024。
  • 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計劃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