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牲為民間祭品最隆重的牲醴,必須包括全豬(若只用豬頭,須附上豬尾,象徵全豬)、全鴨、全雞、全魚、蝦子(或可用內臟類替代,如豬肚、豬肝),三牲是五牲中任選三種,常見為豬肉、全雞、全魚(或全鴨)。這是按造神格位階高低、親疏關係所做的區別,五牲主要祭拜玉皇大帝、三官大帝等神明,有時通用於婚喪祭典或還願時所用。而三牲用途在於祭祀家神、土地公或祖先等與民間關係緊密之神。
三牲擺法亦有所講究,面對神明,三層豬肉置於中間,左側為雞,右側為魚。雞頭需朝向神明,而彰州人、泉州人慣於將魚頭朝向神,同安人則將魚尾朝向神明。但由於早期是用豬頭,現在改用三層豬肉祭祀,本放置在中央位置的豬頭被豬肉所取代,民間逐漸將其地位退為旁牲,中間改擺放全雞或全鴨,以象徵有頭有尾。
*參考來源:
1.劉還月,《臺灣民間信仰小百科(廟祀卷)》(臺北:臺原出版社,1994),頁233。
2.江韶瑩等,《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9),頁594。
*延伸閱讀:
1.劉還月,《臺灣民間信仰小百科(廟祀卷)》(臺北:臺原出版社,1994),頁233。
2.江韶瑩等,《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9),頁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