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
展品資訊
子項目
  • 首頁
  • 展品
  • 《耶穌會士書信集》,記載1582年西方漂流臺灣船難事件

《耶穌會士書信集》,記載1582年西方漂流臺灣船難事件

耶穌會為天主教主要修會之一,1534 年創立於巴黎,1540 年獲得教宗保羅三世正式批准成立,耶穌會成立的背景為天主教面對宗教改革運動所做出的回應。耶穌會成立新的修會形式,從過去統一服飾的修院集體生活轉變為派遣會士深入海外地區、靈活的適應當地生活方式以達成各項任務,諸如傳教、教育、科學研究等,因此耶穌會成立後的一大使命為積極參於天主教海外傳教活動,同時在海外的傳教成果與見聞也深深影響和吸引歐洲傳教士到亞洲傳教的興趣。 1598 年所出版的耶穌會神父書信集記載了 1582 年漂流到臺灣北部的船難事件。事件的大致經過為 1582 年 7 月 6 日,澳門葡萄牙當局議定派遣戎克船載人貨前往日本。該船長(或指揮官)為葡萄牙人,並有漳、泉人舵工,近 300 名乘客中,有西班牙人 Pedro Gómez 與 Alonso Sanchéz 神父,以及葡萄牙人耶穌會 Francisco Pírez 等數位神父。除了這些葡、西人與漢人外,尚有馬尼拉當地人、黑人奴隸,也許包括日本人等等。 此船由澳門出航後,旋即遭遇暴風侵襲,途中又遇颱風或颶風,在海上飄盪三、四日,而於 7 月 16 日晨漂流到臺灣本島海岸。登岸後,進而選擇河流旁築草寮當臨時居所,並準備用原船木板另造船隻脫困。島上的原住民見船難,過來撿拾漂流的貨物,如布匹等。剛開始原住民試圖和平與船難人員進行交易,但雙方溝通有問題,互有殺傷。這些船難人員就在防禦狀態中待了將近 75 天,於 9 月 30 日成功離開返回澳門。此為目前歷史記載所知最早來到臺灣的西方人。
*參考來源:
1.彼得•克勞斯•哈特曼(Peter C. Hartmann)著、谷裕譯,《耶穌會簡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2.翁佳音,〈葡萄牙人與「福爾摩沙」──並論 1582 年的船難〉,《歷史月刊》 220(2006 年 5 月)。 3.鄭維中,《製作福爾摩沙》(臺北:如果出版社,2006)。
*延伸閱讀:
1.彼得•克勞斯•哈特曼(Peter C. Hartmann)著、谷裕譯,《耶穌會簡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2.翁佳音,〈葡萄牙人與「福爾摩沙」──並論 1582 年的船難〉,《歷史月刊》 220(2006 年 5 月)。 3.鄭維中,《製作福爾摩沙》(臺北:如果出版社,2006)。
  • 《耶穌會士書信集》,記載1582年西方漂流臺灣船難事件
  • 《耶穌會士書信集》,記載1582年西方漂流臺灣船難事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