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
展品資訊
子項目
  • 首頁
  • 展品
  • 西方人描繪16世紀航行於亞洲海域的中國戎克船

西方人描繪16世紀航行於亞洲海域的中國戎克船

此為林斯豪頓(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所著作的《東印度水路誌》當中所描繪16世紀航行於亞洲海域的中式戎克船,林斯豪頓曾在葡屬印度Goa停留五年時間,擔任葡萄牙駐果亞(Goa)大主教 Don Very Vincente da Fonseca 的書記或文書人員。因此有機會閱覽、抄寫有關葡萄牙東印度地區的文獻資料。之後回到荷蘭後,於 1595 年完成此書,隔年由阿姆斯特丹出版商 Cornelis Claesz 出版。共有 3 編,上編《航海記》、中編《水路誌》及下編《見聞》,為荷蘭拓展貿易的指南。 戎克船(Junk)為中國古式木造帆船,主要為航行內陸河及沿海海運運送人員及貨物的船隻,支撐著明清槽運、河運和沿海貿易的興盛。戎克船只是統稱,其種類甚多隨地區、尺寸、用途各有不同的型態,船體最特別的地方為船首兩側顯著的魚眼稱為「龍目」,為趨吉避凶的象徵。船桅長度幾近船身長度約35至90呎不等,大都為南洋的鐵木與福建的杉木和松木,航行臺灣兩岸的大都為三桅船,中央主桅最高大,由甲板深入龍骨。風帆方面早期為竹篾編成,爾後有用厚棉布製成,表面經過防水處理。此圖描繪為雙桅戎克船,中國帆船與西方帆船最大不同處為表面間隔 3 尺左右,有竹子或木條的橫棧,其益處為有著撐平帆面,增加受風面積、簡化降帆操作、作為攀爬的橫樑等。 明清兩朝除受海禁政策影響,尤其是清代對於船隻的管理相當嚴密,包括船隻製造、人員管理、港口稽查等均有嚴格限制,並徵課船稅,因政府恐商人建造大船以資海盜貨與海盜貿易。清代貿易活動以「行郊」商業組織扮演重要角色,如南郊、北郊、泉郊等,因市場需求,貿易活動內容和範圍擴大,行郊的形成與船舶貿易息息相關,因此行郊亦是船舶運輸者,透過戎克船貿易絲綢、鹿皮、瓷器、陶瓷、茶葉、糖等,最為顯著的是清代欲橫渡臺灣海峽兩岸,無論是貿易、移民或偷渡,大多以戎克船運載。
*參考來源:
1.松浦章,《清代帆船與東亞航運與中國海商海盜研究》(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2009)。 2.王日根,《明清海疆政策與中國社會發展》(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3.戴寶村,《近代臺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臺北:玉山社,2000)。 4.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東印度水路誌,2003.015.0168。
*延伸閱讀:
1.松浦章,《清代帆船與東亞航運與中國海商海盜研究》(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2009)。 2.王日根,《明清海疆政策與中國社會發展》(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3.戴寶村,《近代臺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臺北:玉山社,2000)。 4.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東印度水路誌,2003.015.0168。
  • 西方人描繪16世紀航行於亞洲海域的中國戎克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