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
  • 首頁
  • 展品
  • 黨外運動
1969年民代增額補選,部份非國民黨籍人士當選,使「黨外」一詞逐漸成形。透過拉攏地方勢力、知識份子加入、宣揚政治理念訴求,強調除了定期選舉外的運動路線,參與群眾街頭運動以及宣傳雜誌,積極擴張勢力。 選舉作為黨外運動的目標之一,1975年郭雨新參與增額立法委員選舉,宜蘭選區竟出現10萬張的「廢票」而落選,官方作票傳言四起。1977年年底縣市長選舉,脫黨參選的許信良聲勢高張,選情緊繃,投票當天發生作票嫌疑,引起市民憤怒包圍警察局中壢分局,警方發射催淚瓦斯以及開槍打死青年,是謂「中壢事件」。
*參考來源:
1.薛化元、陳翠蓮、吳鯤魯、李福鐘、楊秀菁,《戰後臺灣人權史》,臺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2003年。 2.王振寰,〈臺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1,1989年。
*延伸閱讀:
1.林佳龍,〈威權侍從體制下的臺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1,1989年。 2.廖為民,《我的黨外青春:黨外雜誌的故事》,臺北:允晨文化,2015年。 3.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全國黨外候選人座談會,B2011.001.0616。 4.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郭雨新競選傳單,B2011.001.0067。 5.《選舉萬歲》,中央大學福爾摩沙社提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