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
展品資訊
子項目
  • 首頁
  • 展品
  • 新式糖廠
1900年(明治33年)日本三井財團成立「臺灣製糖株式會社」,隔年於高雄橋仔頭設立臺灣第一座新式製糖廠。設置考量主要有二:其一,橋仔頭位於「打狗糖」的產地,是臺灣南部糖產主要的種植與輸出地;其二,因鍋爐是現代糖廠運轉的動力來源,需要乾淨低硬度的淡水,橋仔頭糖廠因鄰近中崎溪,水質穩定且用水方便,基於水源與運輸的地利之便而設址於此。 1902年(明治35年)臺灣總督府頒布「糖業獎勵規則」採行「原料採收區域制度」,將全島蔗作區予以劃分,在指定區域內,非經政府許可不得設立糖廍或糖廠,蔗農不得越區出售甘蔗,只能賣給指定區域內的糖廠。糖業成為政府經營的獨占市場,在總督府的積極經營與建設下,在各地設立新式糖廠。橋仔頭糖廠的設立帶動臺灣糖業結構的革命,包括:農業生產、工業(生產工具)、交通運輸與政商關係的改變。 橋仔頭糖廠包含工廠區、倉庫區、行政區與宿舍區,廠房設施大致可以分成四個部分:壓榨室、蒸發室、結晶室與鍋爐煙囪,為現代工業化機械製糖,製糖的簡易流程為甘蔗卸機經壓榨室進行壓榨,經蒸發室的加熱器、沉澱槽、壓濾機、蒸發罐,進入結晶室的結晶罐、助晶機、分蜜機,最後成為成品糖。至於鍋爐燃燒剩餘之蔗渣灰燼、蔗汁濾泥等,含有機成份則再利用回歸於農地,改良土壤減少化學肥料施用量。橋仔頭糖廠於1999年(民國88年)正式結束糖業生產,其近一世紀的糖業生產代表臺灣現代糖業的枯榮,逐漸與觀光結合轉型為休憩空間。
*參考來源:
1.鄭水萍,《臺糖紀事:橋頭篇》(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7)。 2.蔣耀賢,《橋仔頭糖廠人文生態導覽》(高雄:高雄縣橋仔頭文史協會,2001)。 3.臺灣大百科全書(製糖會社),文化部,2012/11/29,http://goo.gl/b9EL4g。
  • 新式糖廠
  • 新式糖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