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
  • 首頁
  • 展品
  • 〈光復一年圖〉(沈同衡 繪)

〈光復一年圖〉(沈同衡 繪)

「光復」幾個月後,前所未有的政治弊病卻接連出現,物價飛漲、「接收」過程弊端叢生。戰後許多工廠在戰爭中遭受盟軍轟炸損壞,因接收管理者佔居要職不善經營,或原有的日籍技術人員遭遣返,以及部份工廠機具被管理者變賣,以致生產停頓或減產。也因經濟統制的影響,很多工廠原料缺乏而不得不關閉,又為了安插來臺的中國人士,不少臺籍員工被裁員,失業問題也因戰爭復員日漸增多。 此圖為沈同衡所繪之〈光復一年圖〉,刊載於1946年《新知識》創刊號,描繪出戰後工廠停工凋敝的狀況。 (出自《新知識》創刊號1946年8月15日,頁5、6。)
*參考來源:
1.張炎憲等,《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臺北: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06)。 2.張旭成,〈二二八事件的政治背景及其影響〉,陳芳明主編,《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臺北:前衛出版社,1989),頁116-117。
*延伸閱讀:
1.唐賢龍,《臺灣事變內幕記》(臺北:時英,2016)。 2.陳翠蓮編,《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一(臺北:衛城出版,2013)。 3.吳濁流著、鍾肇政譯,《臺灣連翹》(臺北:前衛,1988)。 4.吳濁流,《無花果》(臺北:前衛,1988)。 5.葛超智(George H. kerr)著、詹麗茹等譯,《被出賣的臺灣》(臺北:臺灣教授協會,2014)。
  • 〈光復一年圖〉(沈同衡 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