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東南沿海各省,自宋、元時期即以木質帆船進行海外貿易,明、清亦然。歐洲人稱此類尖底帆船為「戎克船」(Junk),最早的記載是出現在 15 世紀 Friar Odorico、Ibn Battuta 等人的遊記中。由明末至 20 世紀初,中國海商廣泛運用戎克船進行臺灣海峽兩岸的商貿,19 世紀中葉之後,更絡繹不絕往來臺灣各口岸,澎湖、東南沿海之間,可說是臺灣商貿命脈所繫。本戎克帆船模型屬泉州商船系統,三桅、棕色斜帆、高舷墻、帶水密艙,船首方形開口、兩側有尖翼板。最大的特色是船底塗白色,俗稱「白底船」。